
簡介
金融與併購案件涉及高度專業性,客戶從事相關金融及併購事務,基於交易之繁複契約條文與主管機關法令等諸多細節,需要專業與豐富經驗的律師團隊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所長鄧湘全律師具有多年處理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金融爭議案件經驗,成功協助無數投資人走出風暴;並曾擔任全國律師聯合會金融證券及企業併購委員會委員,以資深專業經驗帶領金融背景專才律師,就相關金融與企業併購事務,提供高規格品質之法律服務。
企業經營新思維,各取所需之企業併購,無論是合併、換股、參股;或是分割、出售或管理層收購,就我國企業併購常見型態,本所均能提供相對應的法律服務。客戶在併購流程過程中,從對象選擇、查核及併購合約之協商談判,至後期之內部核准、外部許可而最終交易完成等;其間詳細查核(Detail DD)及併購合約應注意之細節,以及外人投資、外匯管制、稅務制度、勞工保護、貿易規範等等,對應諸如公司法、證券交易法、企業併購法、產業創新條例、租稅法令、環保法令等法規範,本所均熟稔前述併購相涉法令,提供客戶最佳法令諮詢暨提供客戶最佳企業併購法律服務。
金融案件
爭議協商
金融調處與仲裁
消費評議
司法訴訟
企業併購
策略規劃
法令遵循評估
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合併談判
交割監督
後期整合
專欄文章
TRF自救會法律顧問爭議處理【上篇:爭議評析】
2016年8月,商業周刊1501期封面斗大標題「3700家中小企業財務風暴」,封面下方幾行文字,對這個標題稍作了說明:「TRF災情愈滾愈大……全台虧損二千億,是雷曼連動債的五倍」!
TRF衍生性金融商品爭議,結束了嗎?
俗稱TRF之「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一種重創台灣金融秩序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約自2013、2014年起,多數民營銀行強力推銷與人民幣匯率連動的TRF產品,當時人民幣維持強勢,銀行強力推銷讓客戶盡量賺取權利金。甚至,主打人民幣只漲不跌,反正人民幣應該不可能跌,簽約馬上賺權利金,造成國內中小企業損失高達千億元以上。
從兆豐銀被裁罰美金1.8億元 看TRF風暴與金融紀律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新聞稿指出,因2015年1~3月間美國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以下簡稱DFS)對該行紐約分行進行一般業務檢查,於2016年2月檢查報告中指出該行於辦理匯款業務時,有應申報疑似洗錢交易而未申報之行為,有違美國防制洗錢相關法令規定。因此,該行於2016年8月19日與DFS達成協議,以解決有關該行紐約分行違反美國防制洗錢機制之事件。其次,還要委請由「DFS指定之法遵顧問」負責監督及協助改善紐約分行法令遵循功能。再其次,還要另聘由「DFS指定之專家」進駐紐約分行檢視過去三年之交易。再再其次,最重要的,還要「繳交美金壹億捌仟萬元之罰金。」如此「天價罰金、顧問監督、專家進駐」,是台灣人民難以想像的事,可就這麼發生了。
從建置TRF糾紛調處機制談起
現代金融業的祖師爺J.P.摩根的名言:「推動歷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錢」,金融產業的力量大到足以左右世界,此言不虛,故金融業監管制度重要性不言可喻。觀諸邇來TRF衍生性金融商品風暴,不少中小企業此生心血,因為TRF付之一炬。期間發生的財富移轉,高達數百億以上。在一些金融風暴的反應,政府若如麻痺的末梢神經,問題經常一發不可收拾。
半澤直樹之死 ─看銀行業詐欺事件
以銀行員為題材的日劇半澤直樹,主角化身為銀行授信擔當者(客戶關係經理),不僅堅持嚴格授信的原則,揭開客戶詐貸內幕,同時也專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協助力圖轉型的企業成長,讓很多銀行員燃起從業的熱情。
TRF風暴─強制平倉的合法性?
台灣引以為傲的中小企業,即將在未來幾年進入冰雪期,為數不少將煙消雲散,大環境的趨勢外,兇手可能不是紅色供應鏈,TRF風暴下所衍生的強制斷頭平倉機制,才會是罪魁禍首!它造成中小企業將潛在的損失立即實現。新政府最迫切的危機不在於陸客的減少,而是人民幣的跌跌不休。
由一些案例觀察,及據聞金融機構將逐漸加速執行TRF合約的強制斷頭,此波中小企業因TRF而生的斷頭潮,預料將激起不小的漣漪。有趣的是TRF的第一波銷售潮是在2013到2014年間,2014年第4季起人民幣匯率已有出現反轉直下的態勢,從而TRF的銷售理應下滑;但實際上,在2015年中之人民幣貶勢稍微趨緩時,部分金融機構又趁勢以人民幣即將回到升值步伐之話術,可以加碼購買新的TRF部位,來攤平之前的虧損。許多中小企業在理專巧如簧如的推薦下,2015年中又開啟新一波TRF的銷售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