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圖也有著作權,應注意是否成立合理使用
許多人在Facebook、LINE上面聊天時,都會傳送許多耳熟能詳的「梗圖」,讓看到的人會心一笑,甚至還會將「梗圖」內容加上切合時事的文字,希望發人深省。只是這種使用他人圖片的訊息內容,還是要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梗圖」也是有著作權的,不管你是FB小編呢,還是群組的管理員,都要注意這些「梗圖」是不是符合合理使用,以避免侵害別人的著作權。
許多人在Facebook、LINE上面聊天時,都會傳送許多耳熟能詳的「梗圖」,讓看到的人會心一笑,甚至還會將「梗圖」內容加上切合時事的文字,希望發人深省。只是這種使用他人圖片的訊息內容,還是要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梗圖」也是有著作權的,不管你是FB小編呢,還是群組的管理員,都要注意這些「梗圖」是不是符合合理使用,以避免侵害別人的著作權。
大家在夜市賣場、網路商場、甚或取物販賣機等地方,常常會看到許多知名動漫作品角色的布偶,諸如皮卡丘、哆啦A夢、小丸子等等,但很多時候,這些布偶是沒有經過原廠授權,不僅有著作權法上的問題,也會有侵害商標權的疑慮,最近就有則新聞提到這件事情。
事情是這樣,有名軍人在投筆從戎報效國家之餘,還兼差在網路上賣一些動漫貼紙、別針、按鍵貼,貨品來源是從掏寶取得,經營得當,所以在網路上小有名氣。然出了名,當然就容易被盯上,保二總隊下單取得該軍人所販售的商品後,主動向日本廠商詢問,這些是否有經過授權,得到了否定的答案,隨即將其移送地檢署。要知道,著作權法雖然採取原則上告訴乃論,但商標法可不是,司法機關是可以主動起訴、論罪的,日本廠商雖然沒有追究被告關於侵害著作權的爭議,然就商標法的部分,既然移送了,檢察官就要處理,隨之也將之起訴。一審法官在被告主動繳回一萬多元的不法所得後,僅判其拘役而沒有有期徒刑。
所以,可不要以為拿知名動漫人物的IP來賺點外快,廠商身處國外,天高皇帝遠,手伸不過來,在商標法採取原則上非告訴乃論的時候,司法機關基於打擊犯罪、維護智慧財產權與台灣國際聲譽的必要時,是會主動偵辦的。賣家在進貨時,可要源頭出示授權證明,避免故意侵權,否則到時候背上刑事責任,可就得不償失了。
生產MP3播放器的公司,為了增加消費者能使用公司產品,意欲教導消費者將CD轉檔成MP3格式,將有利產品銷售。但是,又會擔心有侵害著作權的問題。某公司就類似CD轉檔成MP3格式問題,詢問智慧財產局能否教導消費者將CD轉檔成MP3格式,用於該公司的MP3播放器;或附加轉檔程式於該公司的MP3播放器呢?
很多店家為了促銷自己的商品,會拿其他商品當贈品,譬如說買我們家的產品,就送手機、化妝品、馬克杯之類的,但如果這些贈品本身具有其他人的商標的時候,這樣的行為要不要得到該商標權人的授權呢?最近法院有個案子,就給了答案。
透過直播平台架設頻道,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除了藉由直播賺取平台分紅的廣告費用外,也可以置入性行銷,在直播過程中代言產品。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頻道更有內容,常常會在直播過程中放音樂、畫面加圖片,但這些其實都要取得授權的,最近中國大陸就有個直播主,因為未經授權直播了他人的歌曲,遭法院判罰民事賠償,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台灣,恐怕直播主連地檢署都要去走一遭了。
最近著作權法修法的議題又成為熱門新聞,原因是有伴唱機業者抗議音樂的權利人拒絕授權給他們關於「歌詞」的著作權,而只有「音樂」的著作權,讓伴唱機放出來的只有音樂和畫面,但沒有歌詞,這樣消費者使用上很不方便,但權利人也振振有詞,說願意授權,只要談好授權金。雙方為此找來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吵著要修著作權法解決問題,但為什麼會有權利人只授權音樂,卻不授權歌詞的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