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指選擇權風暴的省思
今年2月6日台股受國際股災影響而大跌,期貨市場重挫,台指選擇權投資人在短短一天內,虧損數十億,有媒體戲稱「期貨大屠殺」。 《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說:「就像任何賭博遊戲、輪盤、賽馬,也包括圖表系統,最後只有一條規則:大家可能賺到錢,但肯定賠錢。」2015年8月人民幣跳水暴跌,造成匯率選擇權大虧,造成TRF風暴。2018年2月6日換成台股大跌,造成26期貨風暴。 26與TRF風暴相同點,都是散戶擔任選
落實法遵 別誤踩紅線
立法委員黃國昌近日針對國銀大陸分行涉嫌收取回扣一事,提出強烈質疑。無獨有偶,過往永豐金違貸三寶建設案、鼎新牙材貸款案、兆豐海外裁罰案、多起銀行詐貸案、銀行不當銷售TRF案,均受各界高度關注,此間都涉及銀行從業人員的法遵事項及刑事責任的風險。 銀行業人員大量派駐兩岸三地已屬常態,從業人員應注意中國大陸、香港的相關法令。從國銀大陸分行涉收回扣一事觀之,新時代銀行員面對類似法律責任時,必須要瞭解兩岸三地
TRF/DKO金融商品爭議處理實務
2016至2018年間,陽昇法律事務所處理許多TRF/DKO金融商品爭議案件,相關處理實務經驗,可以提供各界參考。
關於TRF衍生性金融商品(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造成鉅大的TRF金融財務風暴,金管會過去二年持續裁罰,許多銀行的客戶陸續對不當銷售TRF的行為,對銀行提出各式各樣的申訴及檢舉。就台灣而言,TRF此種新型態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欠缺有效監管,更無爭議處理的經驗。不過,在金管會介入後,及經過銀行與客戶這二年的協商、評議、仲裁等實際運作,也累積了不少成功圓滿的實務案例。
法律人掌金管會能終結TRF風暴嗎?
金管會近二年換了多位主委,此次破天荒由非金融背景的顧立雄律師擔任新主委。這幾年發生頗多金融界醜聞風暴,業績掛帥之故,銀銀內控機制頻頻出錯,例如最近一銀為首的銀行團KYC程序疏漏,放款慶富公司造成可能的鉅額損失事件,又是一例。 打從2005年開始的雙卡風暴、2007年的連動債風暴、2015年的TRF風暴,無一不是許多銀行未考量商品適合性情況下,以金融創新為名,推出各種金融服務之同時,有意忽略商品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