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不滿機車違停而在其上灑粉竟然構成犯罪!
最近有一個很特別的恐嚇罪案例,新聞報導指出,有一位徐姓工程師不滿車子遭違停機車擋路,持運動止滑的液態鎂粉朝機車潑灑洩憤,經陳姓機車車主提告,檢察官則依恐嚇危害安全罪起訴,第一審法院判決有罪,還可上訴。
最近有一個很特別的恐嚇罪案例,新聞報導指出,有一位徐姓工程師不滿車子遭違停機車擋路,持運動止滑的液態鎂粉朝機車潑灑洩憤,經陳姓機車車主提告,檢察官則依恐嚇危害安全罪起訴,第一審法院判決有罪,還可上訴。
刑法第305條:「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
新聞報導指出,某甲把Apple AirTag定位追蹤器裝設在乳膠枕內,寄給女友乙當作生日禮物,實際上卻是在監視她有無每晚回家。數月後乙女想要更換清洗枕頭套,竟然發現乳膠枕內藏有定位追蹤器。在這個案例,甲男將Apple AirTag定位追蹤器裝設在乳膠枕後,寄給乙女當生日禮物,送禮物的本意是好,但假如放個追蹤器在裡面,那可就嚇鼠人了!甲男透過自己手機內的應用程式APP,竊錄乙女是否回家及其生活作息與動態,這樣的行為構成什麼犯罪呢?——「無故竊錄他人非公開活動罪」。
刑法第305條規定:「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之事恐嚇他人,致生危害於安全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九千元以下罰金。」,讓人的店開不下去,就符合前述條文中所稱的「財產」,甚或關乎老闆、店員的身體、自由、生命的刑法法益,依社會一般通念的理解,就是要以加害前述法益的方式來恐嚇對方,例如今年六月橋頭地方法院就有個判決提到:「……由『O哥』向OOO恫稱『幹你娘機掰,你如果不退押金我就讓你店開不下去』,以此等加害生命、身體、財產之事恐嚇彭成立,使OOO心生畏懼,致生危害於安全……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305條之恐嚇危害安全罪。被告與『O哥』就本案犯行,具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應論以共同正犯……。」(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12年度簡字第644號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