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誠美材經營權風波之一:得否透過董事會決議解任董事長?

-摘要:關於董事長之解任方式,現行公司法並無明文,主管機關目前則認為若非章程另有規定,應以由原選任的常務董事會或董事會決議為之。

【商事】圓方創新掏空案之二:誰可以合法召集股東會?

本件法院既已選任臨時管理人,則臨時管理人究有無發揮原設置功能或繼續存在之必要性,即應由法院審酌是否解任之,不得再由公司股東排除臨時管理人而另行召集股東會,以選任董事成立新董事會並選任董事長之方式取代法院所選任之臨時管理人,避免造成公司營運上之紊亂。

市場派召開泰山股東臨時會的法律問題

公司法通過了第173-1條立法,該條俗稱「大同條款」,只要這些要開股東臨時會的股東不「小」,而是持有過半數已發行股份的股東,就可以自行召開股東臨時會,不必再過水先去問現任董事會要不要開臨時會。

股份有限公司併案辦理同額減資及增資,仍須變更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為彌補虧損、改善財務結構,引入活水,常見「先減資再增資」之財務操作,是先透過形式減資,將所生虧損直接轉由股東承擔,同時辦理新資金挹注。公司法第168條之1規定:「公司為彌補虧損,於會計年度終了前,有減少資本及增加資本之必要者,董事會應將財務報表及虧損撥補之議案,於股東會開會三十日前交監察人查核後,提請股東會決議。第二百二十九條至第二百三十一條之規定,於依前項規定提請股東臨時會決議時,準用之。」亦即,公司為彌補虧損之減資案,在董事會決議進行後,仍須經過監察人查核並出具報告書及公司股東會普通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