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欄 3

TRF衍生性金融商品爭議,結束了嗎?

俗稱TRF之「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一種重創台灣金融秩序的衍生性金融商品。約自2013、2014年起,多數民營銀行強力推銷與人民幣匯率連動的TRF產品,當時人民幣維持強勢,銀行強力推銷讓客戶盡量賺取權利金。甚至,主打人民幣只漲不跌,反正人民幣應該不可能跌,簽約馬上賺權利金,造成國內中小企業損失高達千億元以上。

Read More »

關稅戰火下的貿易法律攻略

中美貿易衝突,互相築起關稅壁壘,以中國為生產基地與三角貿易接單之多數台商,在中美貿易鏈中佔關鍵地位,加上關稅鎖定的產品大多為台商主力商品,不論江山到底由中國或美國主宰,台灣必定遭受波及。根據商業雜誌、投資機構的研究,台灣都被列為貿易戰下的經濟重災區。面對國際商戰,廠商切勿忽略國際貿易法規之戰略戰術的規劃。 以本次關稅大戰來說,長期戰略佈局,需考量全球供應鏈的配置,生產基地分散、市場多元化等方向,然

Read More »

從評議中心統計資訊揭露看TRF風暴爭議問題

銀行不當銷售TRF,造成鉅大金融風暴。因此,主管機關不得不在105年4月15日於金融評議中心提供TRF爭議事件調處,我們認為,其目的是要避免司法實務判決零和所造成的更大問題。TRF金融風暴影響不少台灣中小企業主,許多當事人,少則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多則數千萬美元的損失,請注意計價單位是「美元」,斷頭跑路當事人,為數頗多。 經由幾年的調處運作,減緩及延伸許多問題,也就是說,經由ADR(訴訟外紛爭解決機

Read More »

台指選擇權 砍倉之法律問題

今年2月6日發生台指選擇權風暴,部分期貨商無差別式地斷頭平倉,讓投資人損失將近40億元。0206當日選擇權市場,投資人只要留倉部位為賣方,不論是看多或看空,幾乎都因突然保證金不足,遭斷頭砍倉。對此部分,期貨商及主管機關略以市場價格波動帶過,此中是否有投資人遭錯殺枉死,值得細究! 所謂斷頭砍倉,法律上稱為強制沖銷。關於期貨商的斷頭砍倉,有二個重點應予討論,其一是可否砍倉的問題?其二是如何砍倉的問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