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陞收購案之法律前哨戰
樂陞不公開收購烏龍案,造成眾多應賣投資人重傷,並組成樂陞收購自救會捍衛權利。違約交割的禍首百尺竿頭日籍負責人KASHINO YOSHIAKI(樫埜由昭)早已離境,應賣人將矛頭指向中信銀,同時責怪金管會未盡職保障投資大眾的權益。不過,中信銀、中信證為了維護商譽及表達立場,在各大報刊登半版公開聲明稿,表示在百尺竿頭公開收購樂陞公司案,已盡其責。隨即,金管會也不甘示弱發出新聞稿,對於擔任百尺竿頭公開收購
樂陞收購案的省思─百尺竿頭應更上層樓!
樂陞公開收購案破局,百尺竿頭數位娛樂有限公司為始作俑者。高達新台幣48.6億元的現金收購案,百尺竿頭竟輕易下車,說不玩就不玩了,一路上有會計師、律師、中信銀、樂陞相關人及獨立董事、投審會、金管會相伴而行,仍悠然萬里輕舟,並在最後關頭拍拍屁股走人,拒絕履約付款,整個公開收購案過程,離譜之事還不少。初步結局已成,到底真相如何?尚未可知,有待檢調查明。目前,應賣投資人慘遭「套牢」,已是既存事實。史上首樁公開收購違約交割案,嚴重打擊近來頗受質疑的主管機關金管會的威信,也讓各界懷疑其中是否涉及《證券交易法》之特別詐欺或內線交易的刑事重罪?
忽視法律專業的當然後果
兆豐銀行紐約分行因涉嫌違反美國銀行保密及反洗錢等相關規定,遭紐約金融服務署重罰1.8億美元,震驚金融界,甚至當時執掌兆豐金的董事長更因此遭台北地檢署列為刑事偵字案被告,追查其中是否涉及不法。不過在許多金融法界人士看來,其實並不意外,因為台灣在這部分的法遵意識,與美國相比,本來就有明顯不足。 舉例來說,銀行的法遵意識,可以從其法務人員配置、資格要求、薪資待遇來看出,但不少銀行的法務人員其實並不具有律
金融亂象多 快消滅幕後三怪
兆豐銀被紐約州金融服務署(DFS)開罰1.8億美元,消息傳回台灣,讓農曆7月的金融怪譚驚嚇指數推升到最高點。鬼月,應景從妖怪學角度談談金融界爾來發生的怪事。
世界上每件奇怪事情背後都有妖怪的存在,透過吉胖喵與妖怪手表的協助,人類就會發現被隱藏的妖怪。卡通「妖怪手表」對於世界的描述,從妖怪存在的角度,讓小朋友瞭解世上許多不合常理的事情(例如賴床不想上學),背後都有其原因,所以小朋友只要找出原因,問題就會解決。很幼稚的卡通,卻有相當的教育意涵。
由此看來,2016年肯定是台灣金融業的妖怪年,陸續發生美元偽鈔竟然騙過銀行檢驗、大規模假房貸真詐騙、ATM駭客自動吐錢、檢調搜索銀行、陸資企業聯貸詐騙國銀、國銀美國分行涉及洗錢法規遭重罰、數千家中小企業所引發的TRF財務風暴等等,台灣的金融業要打亞洲盃,是否應先「搏盃」安太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