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無罪?難道法官判錯了嗎?

前陣子,以隨機殺人為主題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曾探討新聞媒體的良知,例如媒體人時常在被害人家屬及加害人家屬間周旋,再以聳動的標題,成功擄獲觀眾的芳心,但這樣的行為,事實上只會加深社會間的對立,讓事實越來越混亂而已。另外,該部電視劇也透過演員的詮釋,試圖讓我們理解患上思覺失調症的人,會出現哪些反應,心裡有多少的掙扎。

從判決書看地址找人報復的個資問題

法院公告在網路上的判決書均不會公布當事人的個人資料,但當事人自己所收到的判決書正本,依法會載有「對方」的地址,竟有新聞報導有人依照判決書的地址,找到對方住處並加以報復的事情,使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再添案外案,此類問題,是否違反個資法呢?

你的甜點配方或料理食譜,可禁止學生傳出去嗎?

現在坊間流行各種餐飲或甜點教學,網路上一大堆烘焙、料理、烹飪教室,想學馬卡龍、檸檬塔、辣子雞乾椒鍋佐麵疙瘩、義大利麵、佛跳牆……,什麼都有。有些大師或網紅級的老師,一堂課的費用還不便宜呢!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會提供食譜或製作配方等,學生就照著老師的食譜或配方去操作。

COVID-19疫情期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要召開嗎?

公寓大廈及各集居地區,有關COVID-19疫情期間,社區相關事務仍應正常運作。管委會因為人數較少,群聚人數少,尚無較大的問題。但是,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因為人數頗眾,若聚在一起開會,可能會增加傳染的風險。最近非常時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還要開嗎?

訴訟或和解取得之損害賠償,需要申報所得稅嗎?

類如車禍受傷、土地被無權占有、車輛遭毀損、搬遷補償等等,而取得之損害賠償金,需要申報所得稅嗎?綜合所得稅申報季節即將來臨,國稅局提醒民眾,若年度間曾因訴訟或和解取得損害賠償金,超出實際財產損失部分,屬於當年度「其他收入」,可要如實申報綜所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