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工從事危險工作,發生職災傷亡的賠償責任

在某些小工程,有些小包商或僱主會僱用臨時工從事工作,但要特別注意,如果是有危險性的工作,例如:爬高、負重、熱毒危害、接近高壓電等等,可能造成勞工傷亡的情形,雇主若未盡法定防止危害發生義務,就有賠償責任。

檢舉人個資外洩!揭弊者保護法何時立法?

法治社會常有熱心民眾檢舉他人違法情事,但熱心之餘總會擔心,自己的個資會不會被洩漏給被檢舉人,引來對方私下的報復,特別是目前《揭弊者保護法》草案尚未通過,不乏機關藉由發送公文給被檢舉人,過失或故意洩漏檢舉人個資的情形,這時候檢舉人在法律上有何權利可以主張呢?

mimic的AI繪圖的著作權議題

近日網路上「AI繪圖」的議題很紅,據說是有網友將真人作家所繪製的作品,交由AI繪圖工具「mimic」進行機器學習後,AI可以畫出畫風類似的作品。不少真人作家大感驚恐,紛紛要求網友不得將自己的作品交給AI學習,這種由AI學習後繪製或撰寫的著作,有什麼樣的著作權議題爭議呢?

老師不當體罰,學校會被判國賠

教師法第32條規定,教師得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但是,老師在輔導管教過程,若有不當或違法情形,可能會有相關民刑事責任。依國家賠償法第2條規定,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外役監逾假未歸算是「脫逃」嗎?

近日台南殺警案引起社會恐慌,目前據媒體報導之檢警資料顯示,嫌犯為不久前自外役監返家探親的受刑人林信吾,不過矯正署與所屬的台南明德外役監先前表示,林信吾算是「逾假未歸」,並非是從外役監「脫逃」,讓家屬非常不滿,姑且不論矯正署如此說法,是否係為強調外役監戒備森嚴,受刑人不可能從中「脫逃」,但就林信吾本身若合法外出,卻未依法歸來此點,刑法上要如何評價呢?

檢舉達人為何反成階下囚?

近日有新聞報導指出,桃園有位熱心的林姓檢舉達人,因為檢舉諸多交通違規案件,自己反而吃上官司,遭判刑2年6月還不得緩刑,檢舉他人犯法,自己反而有刑事責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因為他冒用別人的名義進行檢舉。

在電商平台上刊登含有性暗示的廣告為何會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在電商平台刊登廣告,請千萬注意不要刊登含有性暗示的內容,假若該廣告沒有設定未成年人不得瀏覽,就有可能涉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散播性交易訊息之罪,如果有引誘未成年為有對價之性交或猥褻行為者,更是涉犯該條例之重罪,所以刊登廣告時務必要留心。

恐怖的年金詐領案件

近日新北八里有起疑似年金詐領的案件,有位國中女童和學校教師說「阿嬤躲在冰箱不肯出來」,學校驚覺事情不單純,經通報社會局、教育局後,新北市政府派遣蘆洲分局員警上門探查,竟然真的發現「阿嬤在冰箱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據女童66歲的父親說,是因為沒錢將母親安葬,才會在5年前母親過世後,放在冰箱裡,但事情真的這麼單純嗎?

製作「換臉猥褻物品」並散布販賣,會有哪些刑責?

知名Youtuber小玉(本名朱玉宸)因製作並散布販賣「換臉」的色情影片,在今年3月遭新北地檢署起訴,新北地院並於今年7月判決小玉應執行刑5年6月有期徒刑,本案可能因受害者包含政治人物、藝人、Youtuber等眾多知名人士(根據一審判決書,本案受害者多達119人),且為現代人工智能發展下的網路性別暴力,所以廣泛受到民眾關注,為因應此種網路性別暴力,行政院也提出刑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犯罪被害人保護法等四部法律的修正草案,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但在修法完成以前,現有刑法體系應如何論罪小玉上開的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