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要負賠償責任
性騷擾事件頻傳,似乎國人對於性別平等觀念,還有待加強。基本上,若對他人的行為構成性騷擾,行為人是要負擔民事賠償責任;一般司法實務來說,法院判決賠償數額依情況,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性騷擾事件頻傳,似乎國人對於性別平等觀念,還有待加強。基本上,若對他人的行為構成性騷擾,行為人是要負擔民事賠償責任;一般司法實務來說,法院判決賠償數額依情況,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實務常見為了調查另一半外遇,而在配偶的車輛裝置GPS定位器,這樣的行為是構成妨害秘密罪的。最近又有類似新聞案例,柯先生懷疑妻子外遇,偷偷在妻子的轎車保險桿下方,裝上GPS定位器,妻子將轎車送廠維修時,被保養廠發現這個定位器,妻子提告妨害秘密罪,柯先生辯稱與妻子雖然分局但尚未離婚,想知道她的消息,才這樣做。不過,法院認為這樣是無故的不法手段竊錄非公開的活動,構成刑法第315條之1第2款妨害秘密罪:「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本次修法參考當前世界各國犯罪被害保護制度趨勢,且不再侷限為補償而已,更是著重被害人尊嚴部分的保障,並針對保護服務預算、犯罪被害補償金改革、被害人知情權、隱私權、協助重傷被害人長期照顧服務及犯保協會組織改革等議題為修正與增訂。
殺了受照顧人的案件,考量到個案情節實在可憐,且長照問題上,國家本身也有責任,但殺人罪實在無法緩刑,於是把腦筋動到緩刑上,如果把緩刑門檻從二年拉到三年
消費者的個人資料由於企業個資外洩,導致被詐欺集團詐騙,消費者可以向企業求償嗎?答案是肯定,但要先證明企業有外洩個資事實。
附命緩起訴之戒癮治療完成與否,三年後(內)再犯施用毒品罪,即應依法起訴?
如被告已完成所命履行之戒癮治療,期滿未經撤銷,於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後,不得視為事實上已接受等同「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之處遇執行完畢。
定型化契約多久的審閱期算是合理而有效並且合法?若是違反定型化契約審閱期的規定會有什麼法律效果?
僅管一大堆各種詐騙集團的新聞報導,還是有人會被騙,提醒民眾一定要注意電信詐騙或各種網路詐欺,尤其是騙帳戶的也不少,一不小心就從被害人變成被告。近來,詐騙集團會在網路社群刊登「假」借貸廣告,等待有資金需求民眾主動詢問,再以申辦需要為話術,要求提供個人資料及雙證件正反面影本等,確認文件後會以加速放款為由,要求民眾向原開戶銀行變更登記電話為集團提供的人頭電話號碼,藉以冒名申辦網路銀行,再將該帳戶提供集團作為詐騙得手款項受款或轉帳之用,到最後不但沒有借到錢,還變成詐騙集團的幫助犯。
平均地權條例(下稱本條例)在日前(民國112年1月10日)進行增修,其目的即為了強化土地及房屋價格不被有心人士哄抬炒作,就本次修法主要著重在五個重點,本文會以重點整理的方式,介紹這次的修法
在刑事判決確定以後,如被告在該確定判決被科以徒刑或拘役,執行檢察官會發出執行傳票(命令),命被告在特定時間至特定地點報到入監服刑,但報到時間無法預測,有時被告仍需要一點時間安頓家庭或扶養親屬,不願意或無法在通知的時間報到,因此便衍生出以下問題,聲請人是否能以安頓家庭、扶養親屬為由向執行檢察官聲請「暫緩執行(延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