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違反政府採購法第87條的行為態樣介紹

  政府採購法第1條即明文:「為建立政府採購制度,依公平、公開之採購程序,提升採購效率與功能,確保採購品質,爰制定本法」以期建立公開、透明、公平競爭之政府採購作業制度,減少弊端,創造良好之競爭環境,使廠商能公平參與競爭,也使政府因此取得更優質的採購品質。而為追求此目的,本法於第87條明文禁止四種會破壞上述目的之行為,且進一步於本法第101條第1項第6款規定,若因違犯該四種行為而經法院一審判決有罪者,將構成停權事由,因此了解政府採購法禁止哪些行為,對於欲參與政府採購的廠商是相當重要的。

【政府採購】「專門委員」或「督學」可否擔任採購評選委員會之召集人?

  採「最有利標」為決標原則(政府採購法第52條第1項第3款)之政府採購事件,因為具有高度專業性,政府採購法第56條規定,招標機關應依招標文件所規定之評審標準,就廠商投標標的之技術、品質、功能、商業條款或價格等項目,作序位或計數之綜合評選,評定最有利標,並授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下稱工程會)訂定「最有利標評選辦法」,以控制評選過程之適法性。再者,政府採購法第94條規定,機關辦理評選,應成立五人以上之評選委員會,專家學者人數(不得為政府機關之現職人員)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亦授權工程會訂定「採購評選委員會組織準則」(下稱組織準則)及「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下稱審議規則)。前開三子法,可說是審視機關採取最有利標決標是否合法妥適之最重要法規命令。此外,工程會亦訂定「最有利標作業手冊」(含採購評選委員會委員須知)以供招標機關在更具體的事項上有所依據。

【政府採購】最有利標之評選資格審查處分之救濟時機

政府採購案之審查、作業程序係劃分為形式審查、資格審查、評選及決標等多個階段依序遞次進行。評選作業程序,是以前階段資格審查程序為基礎。

淺論新竹市政府中秋月餅禮盒之採購標案

新聞報導指出,今年新竹市政府的中秋佳節禮盒的採購標案,被綠黨市議員劉崇顯提出質疑,市政府則強調採購程序皆依政府採購法規定執行,過程公平公正公開,廠商只要非「拒絕往來廠商」,且符合招標公告資格,皆可參與投標,標案參考最有利標精神決標辦理,即由採購評審小組委員評審出符合需要之廠商,且採購過程皆經主計及政風單位依法監辦。